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核心提示:原发胆汁性胆管炎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属于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比较多,常见乏力、瘙痒、黄疸、脂肪泻等,需要根据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属于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比较多,常见乏力、瘙痒、黄疸、脂肪泻等,需要根据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乏力: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疾病持续进展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减退,出现肝掌、蜘蛛痣等,严重者会有全身乏力、发热等症状;
2、瘙痒:由于胆汁成分改变,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另外胆汁分泌减少时,胆汁流动不畅,胆汁淤积过多,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瘙痒的症状;
3、黄疸:一般出现在疾病早期,疾病持续进展可以引起胆汁性肝硬化,导致肝功能损害严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4、脂肪泻: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引起肝细胞破坏,损伤肝脏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减弱,部分患者会出现脂肪泻,导致大便灰白色,粪便表面有油光、恶臭,还可以出现腹部胀大、腹水等症状。
除以上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休克等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瘙痒、黄疸等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