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切除多发息肉大出血
核心提示:肠镜切除多发息肉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操作不当等非疾病因素导致。此外,还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等基础病有关。
肠镜切除多发息肉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操作不当等非疾病因素导致。此外,还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等基础病有关。

一、非疾病因素
1.药物治疗无效:若患者在进行肠镜切除前服用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片等,但效果不佳,则可能导致术后继续出血。此时需遵医嘱停用或更换其他止血药物,并及时告知医生情况,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手术操作不当:如果术中发现息肉蒂部离固有直肠黏膜过近,在摘除时未将蒂部完全剪断,而造成创面活动性出血,也可引起上述症状。需要再次行电切缝合止血术,以达到止血目的。
二、疾病因素
1.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比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此类患者通常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以及抗凝物质增多等情况,故易发生肠道及腹腔脏器的出血。对于这种情况可遵医嘱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浓缩血小板悬液等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可行介入栓塞止血术,以减少出血量。
2.严重肝肾疾病:尤其是长期口服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等抗结核药物的人群,因肝脏代谢功能受损和(或)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到凝血机制,也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对此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等药物进行保肝、抗病毒治疗。
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外,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能会影响机体凝血系统而导致此现象的发生。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并尽早配合医生采取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