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血液血管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属α1-酸性糖蛋白糖链结构异常的一种亚类组分。主要产生于肝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0kD,等电点为3.0,含31.5%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它可抑制荷瘤宿主的...

cd55,cd59检测是对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和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MIRL,CD59)进行检查,检测其是否缺失,结合临床明确诊断不排除溶血性贫血的情况。

血清纤维蛋白肽A 检查

¥8-60

纤维蛋白肽A(fibrinopepide-A,FPA)是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α;(A)链的精-16和甘-17之间的肽链裂解,释放出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纤维蛋白肽A。是反映体内凝血活性及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的可靠指标。

螺内酯试验 检查

¥30

螺内酯试验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螺内酯能在肾远曲小管竞争性拮抗醛固酮的排钾效应,但并不抑制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对肾小管也无直接作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给予螺内酯后,可使...

脑磷脂胆固醇絮状 检查

¥11-210

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其为一种肝功能试验。主要反映血清蛋白质的变化,了解肝脏的功能。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 检查

¥3-30

红细胞酶在调节红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PK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酶缺乏导致能量供应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等。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 检查

¥5-23

在37℃时,白陶土可激活因子Ⅺ和Ⅻ。部分凝血活酶即脑磷脂可代替血小板3因子。亦可加速因子Ⅹ的活化。KPTT即在加入足够的白陶土及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的条件下,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本试验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

全血比黏度 检查

¥5-20

全血比黏度不仅检测血液本身(主要是红细胞)的变化,亦可了解血管和心脏的变化。全血比黏度分为高切变和低切变两种黏度。高发变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胞变形能力低的血液,其高切变黏度便高;低切变黏...

纤维蛋白溶解时间 检查

¥10-30

人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在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若这一功能发挥过度,会造成血液的凝固性降低。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是检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项初筛试验,可粗略上反映纤溶活性情况,检...

超氧化物岐化酶 检查

¥3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的天然清除剂,是免除自由基损伤的主要防御酶。随着SOD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大量临床资料证实,SOD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各种疾...

动静脉瘘定位试验是一项用于检查静脉血管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动脉血含氧量多,二氧化碳少,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少,二氧化碳多,呈暗红色。当存在动静脉瘘时,由于动脉压力高于静脉,动脉血则进入静脉,使...

血液胆碱酯酶可使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终止反应后,剩余的乙酰胆碱与碱性羟胺作用生成乙酰羟胺,然后在酸性环境中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棕红色羟肟酸铁络合物。根据其颜色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从而推算出胆碱...

血小板第3因子(PF3)是血小板膜的磷脂成分,它为因子Ⅸa、Ⅷa和Ca2+以及因子Ⅹa、Ⅴa和Ca2+提供磷脂活化表面。测定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的方法称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PF3aT)。

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细胞较少(0.01~0.05),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者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如比值减小(表示...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检查

¥80-100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测定( GMP - 140) 为对血小板细胞粘附受体进行测定是否存在异常, GMP - 140在凝血酶、组胺、补体C5b9等刺激下,α颗粒体和棒状小体膜迅速与胞膜融合而在细胞膜上表达,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起始黏附...

相关词条

最近浏览

    热门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