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排尿是怎样的

2023-09-07 17:25:3039健康网

核心提示: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排尿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膀胱感觉过敏、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盆底肌功能异常、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因引起。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严重的泌尿系统问题,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排尿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膀胱感觉过敏、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盆底肌功能异常、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因引起。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严重的泌尿系统问题,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大脑对膀胱和尿道控制信号传递不准确,引起尿意频繁、尿急等症状。针对此原因引起的症状,可考虑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进行治疗以减少膀胱肌肉活动。

2.膀胱感觉过敏

膀胱感觉过敏是指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比如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

3.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

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指膀胱肌肉收缩过强或失去正常节律,导致尿液无法被有效储存而引起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抑制膀胱肌肉的过度活动。

4.盆底肌功能异常

盆底肌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膀胱和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协调运动,进而导致尿失禁等问题。建议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提肛运动加强盆底肌力量,改善症状。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排尿障碍,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病变会影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控制,使膀胱不能正常收缩和放松,从而导致尿意难以控制。治疗通常需要个体化方案,可能涉及行为疗法、物理疗法或药物治疗,如米拉贝隆缓释片、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减少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风险。定期复查膀胱超声波检查以及残余尿量测定,监测病情变化。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