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gada波是指V1~V3导联出现J波、ST段抬高、T波倒置酷似右束支阻滞图形,又称为右胸导联三联征。 发生机制:属原发性心电离子通道缺陷疾病,与SCN5A基因突变有关,可造成Na2通道功能改变或功能丧失,导致心外膜心肌动作电位出现圆顶状波形,产生Brugada波;同时使右室心外膜与心内膜复极离散度明显增大,易产生2相折返引起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心电图类型 I型:以突出的“穹隆型”ST段抬高为特征,表现为J波或抬高的ST段顶点...
I型:以突出的“穹隆型”ST段抬高为特征,表现为J波或抬高的ST段顶点>0.2mV,其ST段随即向下倾斜伴T波倒置。
Ⅱ型:呈“马鞍型”ST段抬高,表现为J波抬高(≥0.2mV),ST段呈下斜型抬高(在基线上方,仍然≥0.1mV),紧随正向或双向T波。
Ⅲ型:呈“马鞍型”或“穹隆型”,或两者兼有,ST段抬高(<0.1mV)。
上述3种类型呈动态改变,具有多变性,可在同一患者观察到。
Brugada波几乎仅见于男性。
Brugada波可呈间歇性出现,能被药物(静脉注射缓脉灵)所激发,使其显露或更加明显、典型。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运动、心率增快可使Brugada波中抬高的ST段降低,甚至Brugada波消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休息、心率减慢、抗心律失常药物(Ⅰa、Ⅰc、Ⅲ类)可使Brugada波、ST段抬高更明显。
Brugada波易伴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且易反复发作而猝死。
移高V1~V3导联心电图记录位置,可提高Brugada波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