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特征为哪些症状
时间:2024-05-14 08:44:36 作者:上海六一儿童医院
小儿脑瘫的特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和共济失调,诊断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就医时可考虑神经科或康复医学科。
1.运动发育迟缓
运动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特定年龄阶段内无法达到预期的运动技能水平。小儿脑瘫患者由于大脑损伤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受阻,影响了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主要表现为坐立、爬行、站立等基础运动技能的延迟或难以掌握。
2.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异常是由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引起的肌肉紧张度改变。小儿脑瘫时,大脑不能正确地抑制过度活跃的神经元放电,导致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典型体征包括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齿轮状肌张力减低等。
3.姿势异常
姿势异常是由于大脑受损后,小脑功能受到影响,不能正常调节身体平衡所致。此时会导致患儿出现头颈扭转、躯干弯曲等异常姿势。这些异常姿势可能伴随终身,但程度可因个体差异而异。
4.反射异常
反射异常多由脊髓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也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之一。小儿脑瘫患者的脊髓和周围神经受到损伤,可能导致某些反射亢进或减弱。常见异常反射包括巴宾斯基征阳性、布氏征阳性等。
5.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通常由小脑、前庭系统或其他与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损害引起。对于患有脑瘫的孩子来说,其大脑皮质受损,导致小脑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共济失调。患者可能出现步态不稳、手部精细动作笨拙等症状。
针对小儿脑瘫的症状,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以评估大脑和脊髓的结构异常,还可以通过神经电生理测试来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是否异常。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以及必要时的手术矫正。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复查,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