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
时间:2024-05-16 09:20:14 作者:重庆松山医院结石科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汁中的固体成分在肝内胆管内形成的硬块。
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原因可能与胆汁滞留、胆道感染、胆管炎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胆汁成分异常浓缩并析出结晶,进而形成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腹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可呈阵发性绞痛;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变黄;发热则伴随畏寒、高热等现象。
为了确诊肝内胆管结石,医生会建议进行超声检查、CT扫描或MRCP等影像学检查以观察肝脏内部结构是否异常。此外,还可以抽取血液样本进行生化分析,如测定肝功能指标。针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轻者可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改善,重者需手术取石。药物治疗包括利胆药如熊去氧胆酸片以及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食物,保持规律运动,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胆汁沉积,预防结石形成。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