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就诊指南针对胃下垂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胃下垂挂什么科室的号?胃下垂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胃下垂要做哪些检查?胃下垂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胃下垂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胃下垂患者就医,解决胃下垂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典型症状
- 腹胀、压痛、恶心
- 最佳就诊时间
-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腹胀缓解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 压痛减轻后转门诊治疗。
- 就诊前准备
- 建议,就诊前一天晚8点起禁食,就诊当天选择8:00~9:00时段空腹就诊。
- 常见问诊内容
-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
3、有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
4、大便、睡眠情况。
-
5、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
6、治疗情况如何?
-
7、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 1.可见瘦长体型
- 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 2.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可见
- 依据站立位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与两侧髂嵴联线的位置分为3度:
(1)轻度 指胃小弯弧线最低点的位置位于髂嵴联线下1.0~5.0cm;
(2)中度 指胃小弯弧线最低点的位置位于髂嵴联线下5.0~10cm;
(3)重度 指胃小弯弧线最低点的位置位于髂嵴联线下10cm以上。
- 3.饮水超声波检查
- 饮水后测知胃下缘移入盆腔内。
- 诊断标准
- 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胃肠功能低下和分泌功能紊乱,常出现饱胀不适、厌食、嗳气、便秘、腹痛等,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体检一般体形消瘦,立位时,下腹部有时呈“葫芦样”外形,胃区可有振水音,上腹部易触到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通常伴有肝、脾、肾和结肠等器官的下垂。疑胃下垂患者主要依靠X线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