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是指于腹腔镜下在胃食管连接处下建立一条直径为0.5-1cm的胃后通路,将一条具有可调节性的硅胶束带放置其中并加以固定,胃囊在束带上方形成一个10-15ml的胃小囊,食物进入胃小囊后就会产生饱胀感,从而减少了饮食量而达到减肥效果。当患者出现怀孕等生理变化或达到理想减肥效果后可取出束带,胃囊形状功能并未受到破坏。
胃束带手术的目的是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该术式主要是针对单纯性肥胖症)。可调节胃束带手术是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几种最佳疗法之一,也是目前美国和欧洲使用率最高的疗法。
...[详细][收起]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适应症
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不适宜人群
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术前
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注意事项:
1、胃束带手术属于慢速减肥。
2、胃束带为外来植入物,其结构较复杂,有可能出现故障,胃束带成分包括硅橡胶、钛等,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异、感染等。
3、胃束带由硅胶制成,理论上硅胶会老化,并不适宜终生佩戴。一定年限后需再次开刀取出。
4、需3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调节胃束带调节。
5、术后饮食应注意充分咀嚼,防止造成束带处梗阻,胃酸反流。
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术前准备:
1、术前谈话:只有接受或认可外科手术风险的肥胖患者才考虑手术治疗。伴有精神病、酗酒或主要脏器衰竭的患者不适合手术。术前告知手术治疗肥胖效果,包括手术失败率、术后并发症及因患者不遵守术后医嘱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2、术前风险评估:
1)详细的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是术前准备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伴有呼吸性疾病或因严重劳累性呼吸困难而使日常活动受限的患者需进行肺功能检查。
2)详细询问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因其使肥胖患者睡眠期间低氧90血症风险更高,需进一步加强麻醉期间的监护并于术前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3)对于伴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颈部较粗、颈部活动严重受限和术前肺功能检查发现肺活量严重下降的患者须目前请麻醉科会诊。
4)长期病态肥胖者需进行术前心功能评估。
5)社会心理方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