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食管异位组织

食管异位组织

(迷芽瘤,食管壁内实质性气管支气管剩体,叶芽瘤)

食管异位组织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食管异位组织的病理病因,食管异位组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食管异位组织病因 主要病因: 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一、发病原因

  食管与气管均由胚胎前肠发育而来,在胚胎第3周时二者为一共同管形器官,至第6周气管与食管分离过程中,食管壁内迷入气管软骨,食管壁内含有黏液腺体,多发生于食管下段。

  二、发病机制

  食管与气管均由胚胎前肠发育而来,在胚胎第3周时二者为一共同管形器官,至第6周气管与食管分离过程中,食管壁内迷入气管软骨,食管壁内含有黏液腺体,多发生于食管下段。贺延儒报道了16例食管内气管软骨迷入所致的小儿食管良性狭窄,其中12例狭窄段位于食管下段,4例位于中段。狭窄段长约2cm,近端食管明显扩张,末端突然变窄,称“鼠尾征”。少数中段狭窄的病例,狭窄段与贲门间还可见一小囊袋状存钡区(该段为正常食管)颇像“钟摆”,称为“钟摆征”。王鸿学(1987)、尹兴家(1988)分别报道了1例和2例气管软骨迷路致食管良性狭窄。1例生后即吐乳14个月的男性患儿,尤以近半年加重明显,伴呛咳、发绀,并反复发作吸入性肺炎。钡剂在贲门上3.0cm处滞留,近端食管扩张(直径5cm),圆锥形狭窄处有锯齿状充盈缺损,阿托品治疗无效。术中见食管裂孔缺损,食管与胸主动脉同由膈肌的主动脉裂孔通过下行,食管下段近贲门处僵直,贲门上1cm处食管肥厚,管壁厚约0.5cm,有5个半环状气管软骨箝统于食管壁内,食管内径2mm。病理证实为先天性食管壁内气管迷路致食管下段良性狭窄。锯齿形充盈缺损和阿托品作用的动态观察,有助于与贲门痉挛鉴别。

  汪成宝(1987)报道1例食管下段异位支气管组织。2.5岁男性患儿生后2个月起常吐乳,伴呛咳,症状逐渐加重,药物治疗无效。X线示食管下段长达5.0cm狭窄,宽0.3cm。切除狭窄部食管,病理证实食管下段异位支气管组织。

分享:

医院医生更多

  • 上海九龙医院
  • 上海男科医院 上海专业男科
  • 张俊峰主治医师

    科室:男科

    擅长:阳痿,早泄,包皮包茎,不射精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和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男性不育等泌尿生殖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 上海宏康医院
  • 胎记 疤痕 血管瘤 专科医院
  • 肖萍主治医师

    科室:胎记

    擅长:采用多种技术联合治疗各类疑难胎记和疤痕,并以无创、不复发,深受患者推崇。

  • 杨春梅执业医师

    科室:胎记

    擅长:采用多技术联合体系治疗各种皮肤色素性胎记和血管性胎记以及各类烧烫伤疑难重度疤痕,临床效果优异

并发疾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