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增高诊断详述

中性粒细胞增高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8.5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67.9%)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12.50*10^9/L)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超过正常值( 正常人不超过450/微升或占白细胞总数的 7%以下 )的病症。嗜酸性粒细胞描述:细胞质内含深红色大型颗粒。细胞核的形状与嗜中性白细胞相似,通常有2-3叶,约占白细胞总数的4%,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4%,即100-350个细胞/μ1。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较大的、椭圆形的嗜酸性颗粒。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增多:李司忒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常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临床上表现变化多样,主要临床类型有化脓性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围生期感染,导致流产或新生儿李司忒菌病。李司忒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常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含量升高,糖下降不太明显,仅半数人脑脊液糖低于2mmol/l,白细胞数常增多,范围波动在(50~1000)×106/l。白细胞分类以多核细胞增加为主。由于李司忒菌病在临床上很难与其它细菌感染相区别,确诊有赖于细菌培养。如能分离出病原菌则可确诊。但本菌易与链球菌和棒状杆菌相混淆,因此当有不明原因的感染病人,感染标本中分离到类白喉杆菌或非致病菌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循环池中性多形核细胞(PMN)绝对值<1.5×109 /L(儿童期),或<1.0×109 /L(婴儿期)时所出现的一组综合征。一般当pmN<1×109 /L时机体易感性增高;PMN<0.5×109 /L易患严重感染性疾病,称粒细胞缺乏症;PMN<0.1×109 /L则可导致致死性感染。按其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多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后者多为药物、理化因素及感染所诱发,小儿所见病例多属此类。

  注意饮食卫生及加强肉类、蛋类食物管理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加强对群众的饮食卫生宣教,加强对炊事员、食堂与饮食店管理人员的卫生教育,提高其卫生知识。不进食患病家畜、家禽的肉类及内脏。所有肉类、动物的内脏和蛋类均必须经充分煮熟后才可食用。搞好食堂、饮食店的卫生,所有炊具、食具必须经常清洗、消毒,生熟食物要分开容器,制作时要分刀、分板。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对牲畜的屠宰过程要遵守卫生操作,应避免肠道细菌污染肉类,对肉类要进行卫生检查,合格者才可供市场销售。当动物患病死亡时,禁止进行屠宰、销售和食用。对屠宰场、肉类市场、肉类和蛋乳制品加工、运输、贮存过程要注意清洁、消毒。扑灭鼠类、苍蝇、蟑螂等,以防食物被病原菌污染。注意水源保护,加强饮水管理和消毒工作。饲养的家畜、家禽应注意避免沙门菌感染。饲养的地方要符合卫生要求,饲料不受沙门菌污染。运输过程要力求快捷,并使其免受劳累,以减少互相传染的机会。屠宰场要注意清洁卫生,避免把动物长期集中在屠宰场内,以防感染在动物中蔓延。应防止患者或慢性带菌者在人群中散布沙门菌。急性期患者应隔离治疗。恢复期带菌者或慢性带菌者不应从事食物处理工作,并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可用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带菌者,使其终止带菌状态。作主动免疫预防用的口服活菌苗,现正在研制,已进行了动物试验,初步认为是安全、有效的。将来能否用于人类的沙门菌感染预防,则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了解更多就诊知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