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大而硬诊断详述

肝大而硬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肝硬化诊断

  有病毒性肝炎或饮酒等相关病史;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肝质地坚硬有结节感;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肝外胆管良性狭窄的诊断

  1.上腹部手术后出现黄疸,可为进行性或间歇性,可轻可重。常伴有胆管炎表现。

  2.病程较长者,肝大而硬,可有脾大功亢进和门脉高压症。

  3.血清胆红素及AKP增高,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等肝功损害表现。重症胆管炎时血培养可阳性。

  4.“T”管逆行造影、静脉胆道造影、PTC、ERCP等检查,可显示狭窄部位及形态。可行胆肠引流者,用对比造影法有助于诊断。

  肝大而硬的鉴别诊断:

  1.与表现为肝大的疾病鉴别 如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寄生虫病、累及肝的代谢性疾病及血液病等。

  2.与引起腹腔积液腹胀的疾病鉴别 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腹腔内肿瘤、巨大卵巢囊肿等。

  3.与肝硬化并发症鉴别

  (1)上消化道出血 应与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

  (2)肝性脑病 应与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

  (3)肝肾综合征 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鉴别。

  4、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多种病原体可引起急性肾炎,如细菌、病毒、原虫等,可从原发感染灶及各自临床特点相区别。

  5、IgA肾病: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血尿,多无水肿高血压血清补体C3正常,明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诊断需肾活检证实。

  6、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患儿多数有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滞后,前驱感染期短仅1~2天,肾功能持续异常,尿比重低且固定可与急性肾炎相鉴别。

  7、特发性肾病综合征:2%~5%急性肾炎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须予以鉴别。若患儿呈急性起病,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证据,血清补体C3降低后可恢复正常,肾活检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者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

  8、继发性肾炎还应与过敏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等相鉴别。

  肝硬化病人生活禁忌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在日常调养和进补时,应该留心注意并有所选择。

  第一,避免进食高蛋白饮食,不要使人体肠道内的产氨骤增。

  第二,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安眠类的药物,避免由此直接引发的肝昏迷

  第三,可进食香蕉等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每日1-2次,始终保持肠道内产氨的及时清除。

  第四,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益生菌,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K和嗜酸乳杆菌等,稳定机体内环境。  第五,在食欲下降,或者呕吐腹泻时,要及时补钾,如饮用鲜黄瓜汁、苹果汁等,避免发生低钾性碱中毒而导致肝性脑病。  第六,除非出血后的明显贫血,否则一般肝硬化患者避免服用含有铁制剂的营养品或矿物质,因为铁剂具有加重肝脏硬化的作用。

  第七,特别是不要大量进食动物蛋白。除了产氨增多以外,动物蛋白的代谢产物含有较多的芳香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可以在肝硬化时抑制脑神经传导而诱发肝昏迷

  第八,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以少量食用植物蛋白为宜。因为植物蛋白中的芳香氨基酸较少,支链氨基酸却较多,而支链氨基酸可以拮抗部分毒性物质对脑神经功能的阻断。

  第九,已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平时食物应做得细烂些,避免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严禁食用坚硬带刺类的食物,如带刺的鱼肉、带骨的鸡肉以及坚果等,以防刮伤曲张的食道静脉或底静脉,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第十、忌酒。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胃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饮酒还会引起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和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缺乏。另外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

  肝硬化病人养生指南

  一.积极预防: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实质性变性而逐渐发展的一个后果。要重视对各种原发病的防治,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肝炎、血吸虫病、胃肠道感染,避免接触和应用对肝脏有毒的物质,减少致病因素。

  二.情绪稳定: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树立坚强意志,心情开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负担,会有益于病情改善。

  三.动静结合:肝硬化代偿功能减退,并发腹水或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在代偿功能充沛、病情稳定期可做些轻松工作或适当活动,进行有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活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

  四.用药从简:盲目过多地滥用一般性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脏恢复。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如异烟肼、巴比妥类应慎用或忌用。

  五.戒烟忌酒:酒能助火动血,长期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因此,饮酒可使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并容易引起出血。长期吸烟不利于肝病的稳定和恢复,可加快肝硬化的进程,有促发肝癌的危险。

了解更多就诊知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