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学术语。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 “醒脾”一词最早见于唐代,醒脾是中医常用治则之一,但中医工作者对其认识尚不统一。从醒脾沿革,探求醒脾法的实质,旨在推动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工作。
解释醒脾就是芳香化湿健脾药物,祛除湿邪,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认为"是治疗脾气虚寒运化无力的方法".显然两种解释迥异,前者针对标实本虚证,强调芳香化湿健脾药物的作用,后者针对脾气虚寒证,未提及芳香药.就醒脾学术争论,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与同行商榷.1醒脾沿革芳香药入药的记载源于《内经》:"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王冰注:"兰,谓兰草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之气者,以辛能散发故也."现代学者公认:"兰草,即佩兰之类药草,具有芳香化湿醒脾辟浊的作用."."醒脾"一词最早见于唐?孙思邈:"黑豆少食开胃醒脾,多食损脾.",可见从其诞生起就是以治则术语出现的.最早以"醒脾"命名的方剂为"醒脾散",见于《活幼口议》卷十四(元?曾世荣,刊于1279年),由木香,全蝎,天麻,人参,白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白附子,白僵蚕组成,用于婴孩,,.吐泻不止,脾困昏沉,默默不食.明?王肯堂专为"脾中积"也设有"醒脾散"(《证治准绳》幼科卷九),由人参,茯苓,藿香叶,白术,丁香,砂仁,炙甘草,制南星构成."醒脾"一词在明?李时珍
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如:"甘松芳香,甚开脾郁,少加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李时珍详细阐述了芳香药与"醒脾"的关系,认为"土爱暖喜芳香",以芳香药醒脾乃应其所喜,这一学术观点多为后世医家认同.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立"醒脾升阳汤",药用生黄芪,炒白术,桑寄生,川续断,山茱萸,龙骨,牡蛎,川革薜,甘草,主治脾气虚极下陷之小便失禁.方解中说:"于术色黄气香,乃浙江于潜所产之白术也,色黄则属土,气香则醒脾,其健补脾胃之功迥异白术."进一步拓展为凡"气香则醒脾".这一观点在后世得到了普遍认同,《药性考》在花生条下云:"炒用开胃醒脾,滑肠",又谓"润肺止嗽,悦脾".6版《中药学》在"药性理论第二节五味附:芳香药性"中也沿用了"悦脾开胃",但在各论中,包括"化湿药"章节均引用"醒脾开胃",未再提及,由此可见其着者认为"醒脾"等同于"悦脾".《温病学》第六章温病的治疗之专收稿日期:2007—05—09作者简介:袁成业(1963一),男,江苏扬州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学士,从事中医,中西结合消化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题阅读中提出病后补虚法,其中引用了"芳化醒胃"一说:"即针对温病后湿热余邪困胃,胃气不醒而采用的治法.主治湿温后仍有余邪困胃,胃气不醒之证,症见身热已退而脘闷不畅,知饥不食,舌薄白微腻.代表方剂如薛氏五叶芦根汤."但是在下篇原着简介薛生白
第9条"薛氏五叶芦根汤"条下仍然引用了"醒脾舒胃".作为教课书应当讲究应用术语的严密性,在同一版教材,甚至同一本教材的前后应用名词术语不统一有失权威性.2醒脾求真醒:睡眠状态结束或尚未入睡:如梦方醒.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醒酒.泛指头脑由迷糊而清楚:醒悟.觉醒,清醒,提醒,猛醒.明显,清楚:醒目,醒眼.醒【动】(形声.从酉,星声.酉与酒有关.本义:酒醒.醒能述以文.——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今宵酒醒何处.——宋?柳永《雨霖铃》又如:醒酒石(可以醒酒的石头);醒酒汤(可以醒酒的羹汤);醒药(醒酒的药);醒狂(不醉而狂).中医治则中用"醒"字的如醒脑,醒神等,无论酒精中毒之神昏也好,各种实邪闭塞机窍也好,均属标实证或标实本虚证,其用药离不开芳香,或芳香辟秽开窍之味.醒脾,醒脑,醒神之醒在字意上是相同的.脾为湿困,积扰,难以发挥其健运升清之态;心神为邪所犯,清窍为邪所扰,无以复其辨物明鉴之能.中医治法有其相通之处,如针灸学上的"醒针"法,就是通过不断的或间断的行针来候气,行气,恢复经气的运行.因此恢复其动态也谓之醒,气味芳香则能走窜,垂钓技巧中有"醒钩"之说,就是通过移竿拖线来钩晃饵诱鱼.总之,《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的解释是醒脾法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依据其所举"醒脾散"方义,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陈皮,厚朴,苏梗,生姜,大枣,属一家之言.《中医大辞典》的解释,因该具有权威性,且更为合理.脾脏体阴用阳,主运化升清,喜燥而恶湿,在志为思,在窍为口.湿邪是脾脏的主要病理因素
云:"脾燥则升",脾气升运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积湿所困.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痰饮水湿积内生,即所谓"脾生湿","脾生积";水湿生成之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脾气不得上升,或外湿侵入困遏脾气,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因此治疗上祛除病理因素是关键,或健脾,运脾与祛除病理因素同使,祛除病理因素令脾气得舒,符合《内经》"逸者行之","结者散之"的治疗原则;健脾,运脾也有利于祛除病理因素,可杜病理因素再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