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热门问答共61 条

向您详细介绍心肌梗塞 的常见问题,心肌梗塞 疾病热门问答,怎样预防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不能吃什么?心肌梗塞如何锻炼?

Q1:怎样预防心肌梗塞?

病情描述:我的爷爷是一名心肌梗塞患者,因为发病的时候家人不了解心肌梗塞的症状,最后因为救治不及时去世了,想咨询的是,心肌梗塞的症状有哪些?怎样做能有效地预防心肌梗塞?

  • 罗李赞 医生安阳市平和医院 向他提问

    及早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虽说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但有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发生前几周或前几天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及早识别这些症状,可有效地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心肌梗塞的常见先兆症状有下列几种:1.近期内心绞痛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类药物无效。2.近期内常在睡眠中发生心绞痛。突然感到胸闷不适,并在活动后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的表现。3.胸痛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慌等症状。患者在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后,如能立即到医院诊治,可有效地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 黄窦窦 医生六盘水市鸿业医院 向他提问

    1.注重心理平衡,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情绪波动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2.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3.资料表明,气候急剧变化是发生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所以中老人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4.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5.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会突然升高,这可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发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人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6.戒烟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因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诱发心肌梗塞。7.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8.注意饮食和运动,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少吃奶油、肥肉,多吃一些糙米、蔬菜和水果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Q2:心肌梗塞不能吃什么?

病情描述:患者男,50岁,胸口闷,痛,有时候头晕

  • 杨盛贤 医生崇左市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肌梗死。遵医嘱治疗并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停药。药物外建议服用疏通微循环的多肽地龙,天然的膳食营养调理品,避免过多用西药给身体造成的副作用。

    应控制膳食总热量,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并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

  • 靖鹏 医生冠县冠城镇卫生院 向他提问

    你好,不能吸烟、喝酒、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应该进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素食。

Q3:心肌梗塞如何锻炼?

病情描述:偶尔心脏部位疼痛,不敢深呼吸,深呼吸的时候心脏部位就好像堵住了什么似的!有时候持续几分钟但前些天的一次在晚上9点左右一直持续无法入睡,后来不知道怎么睡着的,早上起来就没事了,什么叫“心肌梗塞”?

  • 季沫怡 医生铜川市第二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心肌梗死是现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肌梗死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

  • 龙广兴 医生无锡市清真医院 向他提问

    一切能够引起心脏供血增加的因素都可能诱发心肌梗塞,如果情绪激动,劳累,饮食过饱,等
    如果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病人尽量避免上述情况.

Q4:心肌梗塞的症状?

病情描述:心肌梗塞有什么症状表现?

  • 胡刚学 医生衡阳第一社区医院,湖南省衡阳市 向他提问

    1.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
    2.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胃肠道症状:多见于下壁梗死病人;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发生率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症状。

  • 陈波 医生广州市粤西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对于心肌梗塞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注意,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白细胞增高、发热、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以上是我对心肌梗塞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刘年 医生广东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您好,对于心肌梗塞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关于心肌梗塞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为您解答如下: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 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Q5:什么是心肌梗塞?

病情描述:什么叫心肌梗塞

  •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