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小儿药物性肾损害

小儿药物性肾损害

小儿药物性肾损害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药物性肾损害的病理病因,小儿药物性肾损害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药物性肾损害病因

  一、病因

  1.肾脏易发生药源性损害的原因

肾脏对药物毒性反应特别敏感,其原因主要有:

  (1)肾脏血流量特别丰富:

占心输出量的20%~25%。按单位面积计算,是各器官血流量最大的一个,因而大量的药物可进入肾脏。

  (2)肾内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大:

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

  (3)排泄物浓度:

作用于肾小管表面的排泄物浓度高,这是由于对血流浓缩系统的作用所致,此外近端小管对多种药物有分泌和重吸收作用,也增加了药物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机会。

  (4)肾小管的代谢率高:

在其分泌和重吸收过程中,药物常集中于肾小管表面或细胞内,易发生药物中毒

  (5)对药物敏感:

肾脏耗氧量大,对缺血、缺氧敏感,因此对影响血流的药物敏感。

  (6)易感性:

肾脏疾病增加了对药物损害的易感性,低白蛋白血症增加了游离型药物的浓度,肾功能不全又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肾脏疾病以及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龄人的肾脏储备功能较低。

  2.易致肾损害的常见药物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药物有以下几种: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1、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代表药物是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

  头孢菌素类:代表药物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先锋霉素Ⅰ、先锋霉素Ⅱ、先锋霉素V、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容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

  青霉素类: 代表药物是甲氧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 ,容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过敏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

  磺胺类:比如磺胺嘧啶、新诺明 ,容易引起梗阻性肾病过敏性血管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两性霉素B :容易引起氮质血症、肾小管坏死。

  多粘菌素类 : 代表药物是多粘菌素B 。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2.非甾体抗炎药: 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消炎痛、非诺洛芬,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3、抗肿瘤药物:比如环磷酰胺,容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链脲霉素 ,容易引起范可尼综合征、肾性尿崩症、肾小管坏死。顺铂,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 。甲氨蝶吟,容易引起 梗阻性肾病、肾小管坏死。生物制剂类的药品,比如干扰素,容易引起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 白介素-2,容易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4、环孢菌素A :容易引起 急性肾小管坏死、可逆性急性肾衰、环孢素相关性肾病、溶血尿毒症、原发性肾功能丧失(起始剂量大于15ml/kg)。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5、利尿剂 : 代表药物是氢氯噻嗪、呋塞米。容易引起 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功能减退。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6、脱水剂 :代表药物是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容易引起渗透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急性肾衰。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7、生物制剂 :代表药物是疫苗、抗毒素、抗血清,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球蛋白类的药物,容易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白蛋白药物,容易引起蛋白超负荷性肾病、梗阻性病。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8、维生素类: 代表药物是维生素D、维生素A ,容易引起钙化性肾病、肾结石 。维生素C 类药物,容易引起尿酸盐结石

  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西药9、造影剂: 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梗阻性肾病

  其他 :青霉胺 ,容易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病变。

  抗凝药、止血药,容易引起梗阻性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容易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病变。

  西咪替丁,容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普鲁卡因、奎尼丁、丙硫氧嘧啶等药物,容易引起狼疮性肾炎

  二、发生机制

  (一).直接肾脏毒性

药物在肾小管内浓度增高至中毒浓度时,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与剂量有关。机制有:

  (1)直接损伤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和离子转运功能。

  (2)作用于上皮细胞DNA,发生交联,或抑制DNA复制有关酶活性,阻抑肾小管上皮细胞新陈代谢。

  (3)高渗透性直接损害。

  (4)破坏胞浆线粒体,抑制酶的活性及蛋白质合成,使钙内流,细胞骨架结构破坏,上皮细胞坏死。

  (5)产生氧自由基。

  (二).收缩肾脏血管

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血流量减少可降低肾脏滤过清除功能,同时还可导致肾脏缺血缺氧,导致进一步肾损害。

  (三).免疫炎症反应包括

  (1)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在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中起重要作用。

  (2)诱导产生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介导免疫损伤。

  (3)药物与肾小管或肾间质蛋白作用,使其成为半抗原或抗原,诱导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发免疫炎症反应。

  (4)特发性炎症反应。

  (四).梗阻性肾病变磺胺结晶沉积堵塞肾小管

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大剂量氨甲蝶呤,以及超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通过梗阻引起肾损害。

  (五).诱发加重因素包括

  (1)低蛋白血症使药物游离度增大,这样使药物更易达到中毒剂量。

  (2)由于肾功能减退,延长药物半的衰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