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理病因,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病因

  一、发病原因

  HE首先由Dresbach于1904年报道,同年,Hunter描述了HE的临床特征并确定它为一种遗传病。经过近100年的研究,目前认为HE是一组由于红细胞膜蛋白分子异常而引起的遗传性溶血病。由常染色体显性传递。男女均可得病。各家族间溶血的程度很不一致。在部分患者中,本病的基因与rh血型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两种基因不联接时,则溶血较严重。引起本病膜缺陷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有:膜收缩蛋白α链基因异常(称为αHE突变)、膜收缩蛋白α链低表达等位基因(称为αLE,包括αLELY、其他αLE、α链基因缺如等)、膜收缩蛋白β链基因异常、蛋白异常及血型糖蛋白C和D(D为C的变异型)缺乏。其中主要为膜收缩蛋白结构异常,少数为红细胞膜的蛋白缺乏或带3蛋白与锚蛋白的结合缺陷。在正常细胞膜中,膜收缩蛋白90%以上以四聚体形式存在(α链与β链构成二聚体,两个二聚体通过对接形成四聚体),二聚体不超过5%。在HE患者的细胞膜中,膜收缩蛋白含量大多正常,但结构异常,不能相互连接,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正常人只占5%~8%),不能形成四聚体,缺乏四聚体的膜骨架稳定性降低。膜中二聚体的含量直接与膜的不稳定性相关。

  根据引起膜收缩蛋白不能形成四聚体的原因,可将膜蛋白异常分为:膜收缩蛋白(包括α链与β链)异常;蛋白异常;血型糖蛋白C(或D)异常。70%~80%的HE有上述1种或多种膜蛋白异常。

  二、发病机制

  αLELY等位基因表达产生的α链缺乏与β链结合的能力,但对正常膜收缩蛋白的生成无明显影响;如果同时存在α链基因突变,则可出现明显的椭圆形红细胞改变。膜收缩蛋白基因异常(主要是αHE突变)导致膜收缩蛋白以二聚体代替了正常的四聚体,从而使细胞膜稳定性下降。这些膜蛋白异常主要通过影响膜骨架水平方向相互作用而使膜稳定性下降。

  蛋白功能障碍是由于蛋白基因突变,使蛋白变短,因而功能不全。蛋白的正常功能是加强膜收缩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因此,它的异常可影响膜骨架的稳定性。蛋白缺乏程度与细胞变形性降低和机械脆性增加有关。 HE形成椭圆形红细胞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正常红细胞在老化过程中也能形成椭圆形细胞。HE的红细胞只有在骨髓释放入血循环后才能形成椭圆形,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形态正常。推测红细胞在经过微循环时受一定剪切力的作用后,膜骨架蛋白发生重新连接,红细胞变成椭圆形,当外力去除后却不能恢复正常,成为永久性的椭圆形细胞。已证实,上述膜骨架蛋白异常可致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水平连接缺陷,使膜骨架稳定性减弱,这与椭圆形红细胞的形成密切相关。这种红细胞易在外力作用下破碎,因此病情越重,异形细胞和破碎细胞也愈多。溶血严重程度与膜收缩蛋白二聚体所占比例相关,超过40%~50%者常有严重溶血,需脾切除;而二聚体含量的多少又取决于突变位点,以及膜中变异膜收缩蛋白的含量。膜机械脆性增加与未形成四聚体的二聚体含量增多有关,而红细胞变形性则与变异膜收缩蛋白的量有关。大多数椭圆形细胞在脾脏被破坏,少部分在肝脏和骨髓中破坏。在各型HE中,大多数椭圆形红细胞在脾脏被破坏,少部分在肝脏和骨髓中破坏,这可解释脾切除可减轻溶血。

分享:

并发疾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