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莱姆病

莱姆病

(莱姆氏病,莱姆疏螺旋体病,赖姆疏螺旋体病)

莱姆病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莱姆病的病理病因,莱姆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莱姆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莱姆病的病原体在1982年由Burgdorferi和Barbour等首先证实是一种新种疏螺旋体,称为伯氏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简称伯氏疏螺旋体。

  1、种类

长期来认为莱姆病的病原体只有伯氏疏螺旋体一个种,近来依据5S-23SrRNA基因间隔区MseI限制性片段,结合DNA-DNA杂交同源性分析了世界各地分离的莱姆病菌株,至少有10个基因种(genospecies),其中可以引起莱姆病的至少有三个基因种:

  ①伽氏疏螺旋体(B.garinii),以欧洲和日本为主;

  ②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afzelii),亦从欧洲和日本分离出。我国分离的大部分菌株的蛋白图谱更接近于欧洲菌株,以伽氏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占优势;

  ③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以美国、欧洲为主。

  2、形态

伯氏疏螺旋体是一种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长10~40μm,宽0.2~0.3μm,有3~7个疏松和不规则的螺旋,两端稍尖,是包柔螺旋体属中菌体最长而直径最窄的一种。革兰染色阴性,吉姆萨或瑞氏染色呈淡红的蓝色,Eosin Thiazin染色呈青紫色到浅紫色,镀银染色能使螺旋体着色良好。电镜下可见外膜和鞭毛(7~12根不等),鞭毛位于外膜与原生质之间,故又称内鞭毛(endoflagellum),与运动有关。

  3、运动

运动活泼,可有扭转、翻滚、抖动等多种方式。

  4、生长条件与抵抗力

在微需氧条件下,30~34℃在BSK-Ⅱ(Barbour Stoenner Killy-Ⅱ)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生长缓慢,一般需2~5周才可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莱姆病螺旋体在潮湿及低温情况下抵抗力较强,但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能使其灭活。

  5、该螺旋体有外膜与鞭毛两种抗原性蛋白

  ①外膜由脂蛋白微粒组成,

外膜蛋白在疾病过程中可发生抗原性变异;具有抗原性的外膜表面蛋白有OspA(outer surface protein A,分子量为31×103~32×103),OspB(分子量为34×103~36×103)及OspC(体外培养不表达,分子量为21×103),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IgG和Iga抗体,从感染后2~3个月开始,滴度逐渐增加,并可保持多年。

  ②鞭毛蛋白(flagellin),

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子量为41×103,编码基因于染色体上,最早致机体产生特异性IgM抗体,其高峰滴度常在感染后6~8周,以后下降。

  二、发病机制

  然而该病原体引发菌血症期较短,血液中螺旋体量也不多,但可引起如此多器官及多系统的损害,其致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1、LPS作用:

伯氏疏螺旋体细胞壁中有脂多糖(LPS)组分,具有类似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外膜表面蛋白Osp A,Osp B,Osp C具有重要的致病力和侵袭力。

  2、黏附素作用:

1998年已发现该螺旋体有两种黏附素(adhesion),即DbpA(decorin binding protein A)和DbpB,通过黏附素使螺旋体结合到皮肤和其他器官组织细胞的胶原蛋白相关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上,使细胞发生病变。

  螺旋体又可诱导宿主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加重病变组织的炎症。

  3、侵害第一期:

螺旋体进入皮肤约数日后,即引起局部皮肤原发性损害,受损皮肤的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ECM),螺旋体的LPS成分会使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及肝脾肿大等。

  4、侵害器官进入第二期(播散病变期):

当螺旋体经血循环感染各组织器官后,以中枢神经系统(特别为脑神经)和心脏受损为主的病变。在大脑皮质血管周围及脑神经尤其面神经、动眼神经及展神经,心脏组织中有单核细胞浸润等。

  5、侵害进入第三期(持续感染期):

发病持续数月以上,以关节、皮肤病变及晚期神经损害为主。可见关节呈增生性侵蚀性滑膜炎,伴血管增生,滑膜绒毛肥大,纤维蛋白沉着,单核细胞浸润。骨与软骨也有不同程度的侵蚀性破坏。皮肤萎缩、脱色或出现胶原纤维组织束增粗,排列紧密,类似硬皮病损害及萎缩性肢皮炎。神经系统主要为进行性脑脊髓炎和轴索性脱髓鞘病变,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增生。

  三、传播途径

  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存在于蜱的中肠憩室部位,当蜱叮咬人时,可从涎腺内或中肠所含螺旋体通过反流至吸食腔,然后侵入人体皮肤的微血管,经血流至全身各器官组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