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肺癌患者再添希望 ALK融合基因检测或每年救35000人

2016-03-01 08:12:5239健康网

核心提示: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可的肺癌驱动基因包括K-RAS、EFGR、HER2、BRAF、ALK等,其中ALK基因突变率约占5%,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35000人。

刘晓晴 肿瘤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七医院
名医介绍:肺癌内科主任。 专业特长:1、肺癌的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研究2、同步放化疗及化疗增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3、肺癌预见性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省部级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

  “晚期NSCLC、腺癌或者含腺癌成分的其他类型肺癌,应在诊断的同时常规进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等基因突变检测,”解放军第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肺部肿瘤科、肺癌多学科治疗中心主任刘晓晴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LK融合基因主要出现在不吸烟或少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且通常与EGFR基因突变不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

  这意味着,在靶向治疗日渐火热的肺癌治疗领域,一小部分肺癌患者将迎来新的希望,尤其是ALK基因存在突变的肺癌患者。如经基因检测证实ALK阳性,采取靶向治疗药物克唑替尼XALKORI(赛可瑞)可将患者中位生存期从7.4-8.1个月延长至3.5年,换而言之,大部分患者都能获得1年以上的生存期延长,其临床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可的肺癌驱动基因包括K-RAS、EFGR、HER2、BRAF、ALK等,其中ALK基因突变率约占5%,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35000人。专家表示,若ALK基因检测能得以推广,将有希望应用靶向药物的ALK基因检测阳性的约35000名肺癌患者筛选出来,将是肺癌患者的巨大获益。

  

刘晓晴教授演讲

 

  解放军第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肺部肿瘤科、肺癌多学科治疗中心主任刘晓晴教授

  

杜祥教授演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所长杜祥教授

  ALK融合基因检测:肺癌患者的小小希望

  随着“伴随诊断”技术的应用,肺癌的治疗也走入了‘个体化医疗’时代。 据组织学特性,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而NSCLC占肺癌发病的比例高达80% ,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其早期手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中晚期对放化疗治疗不敏感,死亡率高,亟需更有效的方法来支持NSCLC的诊断和治疗。

  研究人员发现,胰岛素受体家族的成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NSCLC的关键启动癌基因之一。中国每年新发ALK阳性NSCLC病例数接近35,000例。ALK融合基因主要出现在不吸烟或少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且ALK基因变异型肺癌已被临床证实是具有明确的分子靶点、靶点检测技术及靶向药物的肺癌类型。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出台的《中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专家共识(2013版)》指出:对于潜在怀疑存在ALK基因融合变异的患者均可进行ALK融合基因检测。*卫计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推荐:晚期NSCLC、腺癌或者含腺癌成分的其它类型肺癌,应在诊断的同时,常规进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等基因突变检测。

  针对ALK阳性的患者,ALK抑制剂(克唑替尼XALKORI)是这类患者“量身定做”的治疗药物。解放军第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肺部肿瘤科、肺癌多学科治疗中心主任刘晓晴教授表示:“克唑替尼通过抑制ALK蛋白的生长和生存途径缩小或减缓肿瘤生长,疗效优于传统化疗,可显著增加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ALK阳性NSCLC患者接受克唑替尼单药治疗2年生存率为55%,而化疗生存率仅12%,并且,有研究表明接受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可达4.3年,可以说,靶向药物的出现,让ALK阳性NSCLC呈现慢病化趋势。作为伴随诊断,ALK融合基因检测可明确鉴别出由ALK基因突变引发的肺癌亚型,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能够从克唑替尼治疗中获益,该检测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肺癌治疗领域。”

  “伴随诊断”推广价值巨大  理念尚待推广

  “肺癌治疗上有一句话,叫做“有检测才有治疗”,我们应当大力推广癌症治疗中的伴随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的规范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患者开销,尽可能的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所长杜祥教授强调。

  杜祥教授表示,在肺癌治疗中的“早期发现、预防、诊断、治疗、疗效检测”链条中,伴随诊断已经成为治疗的基础,只有检测准确,才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了解疾病的多样性或亚型,识别患者间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层,进行更好、更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疗,最大程度优化疗效,降低医疗成本,避免采用不适合的治疗方案所带来的不当用药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